乳癌、子宮頸癌等婦科疾病在病發初期毫無徵狀,建議女士應定期做婦科檢查。
婦科檢查有甚麼項目及程序?應相隔多久做一次?
婦科檢查主要檢測與女性特徵相關的疾病,例如子宮頸癌、乳癌、卵巢囊腫、子宮肌瘤等。檢查一般包括基本身體檢查、乳房觸診、腹部檢查等,以及以下幾種常見的婦科檢查項目:
- 乳房影像檢查:乳房X光或造影,可檢測及預防乳癌
- 子宮頸抹片檢查:檢測HPV病毒及預防子宮頸癌(只適用於已有性經驗的女性)
- 盆腔超聲波:檢測子宮及卵巢有否異常
- 陰道及盤腔內窺鏡檢查: 檢測有否出現子宮病變
- 性病篩查:抽取陰道分泌物及抽血化驗,檢測是否患有梅毒或愛滋病等性病
- 孕前檢查:透過抽血檢查是否患有乙型肝炎、地中海貧血、德國麻疹等疾病
基本檢查過程如下,所需時間視乎需檢測的項目而定,由 3 至 5 小時不等:
- 詢問病歷:醫生會先詢問過往病歷、家族病史、月經週期、懷孕或過敏歷史、有否打算懷孕或避孕方法等
- 進行基本身體檢查:量度身高、體重、血壓、檢測貧血及甲狀腺疾病
- 乳房觸診:醫生會以觸摸檢查兩邊乳房及腋下,檢查是否有硬塊或淋巴腫脹(如有異常,會建議進行乳房超聲波或乳房造影作進一步診斷)
- 腹部檢查:醫生會以觸摸檢查腹部有沒有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或腹水等,視乎檢查套餐內容或根據醫生建議,再進行其他檢查,如子宮抹片、性病篩查等
一般女性在約 18 歲發育期完成或開始進行性行為後,便可以接受婦科檢查。此外,亦建議 25 歲或以上的女性定期接受婦科檢查,每年一次較為理想,最低限度最少 3 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和子宮頸抹片檢查。